PLC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其掃描周期主要分為RNU模型和STOP模型兩種,共五個工作階段。
第 一個內部處理階段:內部處理階段﹐復位WDT(監控定時器),檢查硬件,程序存儲器,以正常的順序執行用戶的程序,而非以錯誤的處理程序。
2通訊處理階段:通訊處理階段----PLC與具有微處理器的其他智能設備通訊,響應由編程器輸入的指令,更新編程器顯示內容。
3輸入刷新階段:在輸入刷新階段,CPU對所有的輸入端口進行掃描,臥式注塑機讀取其狀態并寫入輸入狀態寄存器。當輸入端刷新工作完成后,輸入端口被關閉,進入程序執行階段。程式執行過程中,即使輸入端狀態發生了變化,輸入狀態寄存器的內容也不會改變,這些變化必須等待到下一個工作周期的輸入刷新階段來讀取。
第四步程序執行階段:程序執行階段,根據用戶輸入的控制程序,通用注塑機從第 一步開始,逐步地將相應的邏輯操作結果存儲到相應的內部輔助寄存器和輸出狀態寄存器中。在完成最終控制程序后,即進入新的輸入刷階段。
5輸出刷新級:當所有指令完成后,輸出狀態寄存器中的內容,塑料注塑機依次送往輸出鎖存電路(輸出映像寄存器),并以某種輸出方式輸出,驅動外部執行元件工作,形成PLC的實際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