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來確實不容易,這個項目刷新了公司EPC工程記錄,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看到成果真的很欣慰"。2018年是個值得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由北京工程公司EPC總承包的延能化項目順利中交,各裝置也隨即試車成功,陸續(xù)運行投產。作為參與該項目建設的一員,蔡井海每每談起此事總是感慨萬千。
自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已有21個年頭,從一名儀表工程師到專業(yè)副總工程師,他堅守著對工作的熱愛。21年的執(zhí)著,他歷經多個工程項目,把儀表這雙"眼睛"擦的锃亮。
2010年,蔡井海加入北京工程公司擔任儀表專業(yè)副總工程師,雖然有著十幾年儀表設計和多個特大型項目的工作經驗,對延能化這個過百億級特大型化工項目還是倍感壓力。從工藝包談判、專業(yè)統(tǒng)一規(guī)定和框架協(xié)議的編制,直到設計、采購、施工、試車階段始終保持著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

排除萬難把問題解決
2017年10月,延安的寒冷仿佛來得要早一些,延能化項目現(xiàn)場的建設者們也早早的換上了厚工服,雖然最低氣溫接近零攝氏度,但即將迎來的一件大事讓項目所有成員都熱血沸騰。
17日,延能化項目熱動力站1號鍋爐將進行天然氣點火,這是歷史性里程碑節(jié)點,也是為18日十九大盛會的召開獻禮。為實現(xiàn)節(jié)點任務,項目組早早定下目標,做好萬全準備,迎接這一天。鍋爐點火前,熱動力站脫硫脫硝控制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氣體檢測器無法工作,由于熱動力站屬于分包項目,工程具體實施由分包單位負責。身為現(xiàn)場儀表項目經理的蔡井海在接到熱動力站項目組的求援后,立即前往現(xiàn)場開展問題排查。
從機柜間到現(xiàn)場測試檢測器,經過半個小時的排查,結果發(fā)現(xiàn)工作電壓不夠,在與設計方溝通后,找到了問題原因。隨后,他又立即組織系統(tǒng)廠商調整機柜線路,此時留給配線和調試的時間只有16個小時,60多臺氣體探測器的信號分配器信號線需要調整并重新配置24VDC電源,再加上現(xiàn)場盤柜配線空間狹小,密密麻麻細小的柜內配線,留給蔡井海和他的團隊只有耐心和勇氣。重新繪制配線圖、調集工具、預制配線線纜,經過14個小時的奮戰(zhàn),完成了配線到調試的所有工作。如果鍋爐點火成功讓你熱血沸騰,那么這14個小時才是最激動人心的。
"做儀表就是累,但我喜歡這個專業(yè),大話不敢說,就想默默地去奉獻"。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通過儀表反映出的問題很多,有的是安裝問題、有的是儀表自身問題,不論什么問題,蔡井海總有一股韌勁和耐心,排除萬難把問題解決。他常說,"儀表設計跟工藝緊密結合,同時要與許多專業(yè)溝通,儀表的類型很多,出現(xiàn)問題直接體現(xiàn)在儀表上,相當于全廠的眼睛,可見它的重要性"。

助力世界最大擠壓機投運
2018年5月,延能化項目HDPE裝置世界最大的擠壓機投運在即,各參建方都在緊張的進行設備調試。蔡井海在與業(yè)主電儀中心對擠壓機檢查時發(fā)現(xiàn),齒輪泵接線箱的位置沒有選用高溫電纜,由于供貨商沒有告知此處注意事項,只是對自身供貨部分做了相應措施,致使安裝時使用的是普通電纜。若此處沒有被發(fā)現(xiàn),在設備運行當中不僅會由于高溫使電纜融化,甚至導致擠壓機的損壞,后果不堪設想。此時,所有電纜已全部連接完畢,如果更換,將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臺世界級擠壓機投運節(jié)點也將推遲,整個HDPE裝置的工程進度也將受影響。
就在項目組一籌莫展之時,蔡井海已經與項目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在征得日方擠壓機技術指導的同意后,他立即組織施工整改??磮D紙、想方案,沒有條件就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將電纜遠離高溫器件。經過一個下午的緊張整改,完成了全部需要調整的電纜,既節(jié)約了成本,也保障了時間。
"作為儀表人經驗要豐富,積極學習,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還要有責任心"。蔡井海要負責延能化項目所有儀表工作,從儀表安裝的螺栓、螺母一直到整個系統(tǒng)的調試,他從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在項目安裝階段,工作再忙他也要在項目現(xiàn)場轉上幾個小時,這樣他才放心。
同時,他積極與各專業(yè)配合,堅持"急業(yè)主所想和項目所需"的工作理念,協(xié)調采購和施工,不僅處理工作聯(lián)系單,還編寫設計總結和供貨商產品質檢問題匯總,為以后公司的項目儀表設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八年間,從總體設計到詳細設計,再到試車運行,他一步一個腳印,反復做著一件事,"檢查、確認,再檢查、再確認"。一個人的職業(yè)生涯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堅持做好這一件事,就可以做到極致。

帶領團隊攻堅克難
"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不要怕攀比,多學多干,經驗豐富了,能力才更強",蔡井海常常這樣激勵自己的團隊。由于設計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在安排任務時他總是耐心的講解,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的與大家分享,他就像一盞燈,為設計人員指明設計思路。
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蔡井海倒不這么想。在人才培養(yǎng)上,他無私奉獻、身先士卒,帶頭教、帶頭學,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為大家講解在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大家在工作上少走彎路,在實踐中多積累經驗。同時,他鼓勵大家邊工作邊學習,不要因為工作繁忙成為沒時間學習的理由,只有多攝取知識,才能更好的服務實踐。為不耽誤工作,他常常利用簡短的時間去為大家講授一些技術難題,"培訓時間不用太長,一天解決一個問題、講清一個設計技巧就夠了"。
蔡井海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僅工作出色,還積極發(fā)揚以老帶新的公司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他的指導和影響下,許多年輕員工業(yè)績水平直線上升,也為團隊建設提升了新的高度。他常常帶領團隊加強業(yè)務知識的學習,重視專業(yè)技術培訓,規(guī)范設計,處理問題認真嚴謹,攻克技術難題一絲不茍,為項目的有效推進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延能化項目結束后,他又馬不停蹄地接手榆能化一期填平補齊工程項目。許久未見的他瘦了很多,話不多但很和藹,每天工作依舊繁忙,設計、溝通、開會、培訓,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優(yōu)秀儀表工程師的信仰。(通訊員/孔健 攝/孔?。?/p>